達州一女士被“老板”騙走20萬元!
發布時間: 點擊數:
“冒充公職人員”“冒充領導”,是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特殊的“身份”更易獲取受害人信任,詐騙分子常常利用這種信任,對受害人實施詐騙。
真實案例一
近日,萬源市公安局接到2名群眾報警稱被某單位工作人員詐騙共計50余萬。接警后,刑偵大隊民警立即開展案件偵辦,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利某某(化名)。經查,利某某自稱是某公安局的工作人員,且有紀委監委部門工作經歷,“人脈廣、路子多”可以幫助受害人投資承包轄區某學校的食堂。2名受害者相信了利某某所謂的“渠道”后,陸續給利某某轉賬“投資”,期間利某某還以各種理由向受害人“借錢”,由于利某某身份的特殊性,受害人并沒有過多懷疑。受害人在數次轉賬“投資”后,發現利某某并沒有幫助其將學校的食堂承包下來。驚覺可能遭遇了詐騙,隨即報警求助。
目前,犯罪嫌疑人利某某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真實案例二
近日,萬源市公安局接到轄區某公司會計王女士(化名)報警稱其公司賬戶被詐騙20萬元。接警后,民警立即核實有關情況,開展案件調查工作。經查,有詐騙分子偽裝成“老板”將王女士拉進了一個企業微信工作群,騙子以“老板”的身份指示王女士以支付“貨款”的名義。加急轉賬到指定賬戶,由于假“老板”知曉公司會計姓名,且微信頭像及昵稱與真老板無異,王女士便未進一步核實就按要求進行了“貨款”轉賬。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一、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案件屢見不鮮,不僅嚴重損害政府機關公信力,更是踐踏法律尊嚴、敗壞社會風氣。廣大群眾要增強防范意識,謹慎交友,不聽信花言巧語,不謀求走關系、搞特殊,在涉及金錢時,一定要與有關部門核對對方真實身份,一旦發現有欺詐行為要及時報警,保護好自身的人身、財產安全。二、冒充領導1.絕不輕信。遇到自稱領導通過QQ、微信、短信等社交工具添加好友時,在未核實對方身份前,請不要輕易相信,謹慎添加。2.務必核實。切勿盲目向陌生賬戶匯款,對于異常的借款和資金匯出要求,必須提高警惕,向領導致電、視頻或當面求證,務必核實確認后再進行操作。3.及時報警。如一旦發現被詐騙,請保留好證據,立即撥打110報警。
上一篇:年關將至,這件事不得不防!